学习强国:【我和“学习强国”的这六年】让信仰在指尖生长

发布日期:2025-05-06 17:07 来源: 作者:马赛楠 浏览次数:


2019年1月1日,“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正式上线。那一年,正值大学读书的我也在党旗前庄严宣誓,成为一名光荣的共产党员。从那一刻起,我的成长轨迹与这个平台紧密交织。

六年时光,这方寸屏幕里的知识海洋,见证了我从被动学习者到主动探索者的蜕变,也让我在数字时代触摸到了信仰生长的另一种可能,这一路的转变,恰似一场与时代同频共振的修行。

初识:从软件工具到学习伙伴的认知蜕变

最初接触“学习强国”学习平台时,我并未意识到它的分量,只是每天打开平台,机械地浏览几条新闻,简单完成几道答题。那时的我尚不明白,看似枯燥的文章里,实则藏着打开思想之门的密钥。直到某一天,我偶然点开了“每日金句”栏目,一篇篇关于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金句让我关闭界面的手停在空中。那一刻,我开始重新审视这个平台。晨起听“电台”里的理论解读,午间用“百灵”视频放松神经,夜晚在“每日一读”中渐渐沉睡。“学习强国”学习平台让零散的分秒都成为播种信仰的沃土。同时平台功能迭代的轨迹与自我认知的转变巧妙重合。当“慕课”专区上线时,我恰好面临就业,正在寻找提升个人能力的在线课程。这种默契的同步,让学习从单方面的输入变成了双向的对话。

深耕:在数字时代下跨越山海的思想交汇

随着使用频率的增加,我逐渐发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的丰富性远超想象。它不仅是党的理论宣传阵地,更是一个立体化的学习平台。无论是“习近平文汇”栏目,还是“党史”栏目,都让我在学习中不断校准自己的初心和使命。最珍贵的收获藏在“思想”栏目的评论区内。天南海北的党员讨论文章的内容,发表着自己的看法,那些交汇的话语不再是冰冷的文字,而是真实可触的思想碰撞,我突然懂得:每个普通党员的声音,都是时代交响乐中不可或缺的音符。在“双人对战”和“四人赛”的趣味答题出现时,思想碰撞出的火花早已超越了空间与年龄的限制。在“China”栏目中,各种关乎中华文化的知识,也在不断树立着当代青年的民族自信心。

成长:一路走来的共同进步

六年间,我看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从1.0版本成长为枝繁叶茂的知识大树。当“VR天地”专题上线时,我“前往”了抗美援朝70周年主题展馆,同先烈共同奋战取得胜利;我“驻足”在中共北方局旧址的门前,仿佛听到了屋内传出的话语;我“走在”毛泽东故居的院落,似与领袖谈了一场跨时空的交谈。对于普通人而言,“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同样是一座有情感的富矿。“影视”栏目中《觉醒年代》《山海情》等优秀作品,通过影像让人重温历史的厚重,“同学汇”栏目中的心理咨询,体现了年轻人的心理健康得到充分重视。这些不断创新形式、紧跟当下的栏目,恰如党组织始终与群众同频共振的初心。

站在六年的时光节点回望,“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对我而言早已超越工具的范畴。这或许就是数字时代给予党员最珍贵的礼物——在流动的信息长河中,始终握紧思想的锚链,朝着目标坚定前行。(马赛楠)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