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务中心:以赛促练筑牢安全防线
发布日期:2025-06-23 16:12
来源:
浏览次数:次
计时器滴答作响,空气呼吸器背带的金属扣清脆碰撞,假人模型旁跪地的选手额头沁出细密汗珠……6月19日下午,一场扣人心弦的应急救援技能较量在公用工程楼大厅激烈上演。为全面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与实战能力,响应2025年安全生产月号召,水务中心组织应急救援技能比武大赛,聚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规范使用与心肺复苏两项关键救援技能,以赛促练提升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效率。

本次比武采取两轮赛制。第一轮全员练兵,以四个运行班组、管理人员、外委队伍为组分别进行内部练习与考核。当班班长及安全员严格按标准打分,最终从6个参赛队伍中各选拔出2名表现最优者组成6个代表队参加决赛。第二轮巅峰对决,6支队伍通过现场抽签确定出场顺序,围绕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规范操作、伤员转移及心肺复苏展开激烈角逐。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激烈、有序,裁判组严阵以待。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队友两人如离弦之箭,同步展开操作。指尖飞速掠过气瓶阀,“咔嗒”一声逆时针两圈开启,目光锐利扫过压力表,沉重的气瓶瞬间被甩上肩背,束带紧绷、腰带紧扣的窸窣声不绝于耳。面罩紧紧吸附脸庞,选手深吸气测试密封性的瞬间,现场屏息凝视,唯恐一丝漏气折损效率。当供气阀发出“咔嚓”接入面罩的脆响,选手高举手臂示意完成,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较量,毫秒之差都可能改变战局。佩戴完毕的队员疾步奔向“伤员”,动作利落、配合无间。裁判紧盯着转运过程,“伤员”身下担架绝不能有分毫偏移。空气里充斥着急促的呼吸声、沉重的脚步声,以及器材摩擦的微响,协作的默契与速度在此刻化为无声的喝彩。伤员一落地,“救援专家”疾速接棒。“意识丧失!快叫支援!”选手的呼喊声穿透全场。跪地定位、暴露胸膛、精准触摸颈动脉一气呵成。真正的较量在于按压深度与频率,每一次下压都伴随着胸腔模型的回弹音效,选手紧盯设备显示仪,100次/分的节奏绝不能乱!“救援成功”的提示音响起后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心肺复苏,这是对体力与专注力的双重淬炼,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经过严格评判,比赛最终决出团体一、二、三等奖,该中心负责人现场为获奖团队颁奖。此次技能比武不仅是一场竞技比拼,更是中心强化应急处突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实战检验。通过“全员培训——精准选拔——竞技淬炼”的闭环机制,提升了员工自救互救与协同作战水平,为中心安全稳定运行构筑了坚实屏障。(张琛晖)
计时器滴答作响,空气呼吸器背带的金属扣清脆碰撞,假人模型旁跪地的选手额头沁出细密汗珠……6月19日下午,一场扣人心弦的应急救援技能较量在公用工程楼大厅激烈上演。为全面提升员工安全防范意识与实战能力,响应2025年安全生产月号召,水务中心组织应急救援技能比武大赛,聚焦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规范使用与心肺复苏两项关键救援技能,以赛促练提升员工在突发事件中的应急处置效率。
本次比武采取两轮赛制。第一轮全员练兵,以四个运行班组、管理人员、外委队伍为组分别进行内部练习与考核。当班班长及安全员严格按标准打分,最终从6个参赛队伍中各选拔出2名表现最优者组成6个代表队参加决赛。第二轮巅峰对决,6支队伍通过现场抽签确定出场顺序,围绕正压式空气呼吸器规范操作、伤员转移及心肺复苏展开激烈角逐。
比赛现场气氛紧张、激烈、有序,裁判组严阵以待。随着裁判一声令下,队友两人如离弦之箭,同步展开操作。指尖飞速掠过气瓶阀,“咔嗒”一声逆时针两圈开启,目光锐利扫过压力表,沉重的气瓶瞬间被甩上肩背,束带紧绷、腰带紧扣的窸窣声不绝于耳。面罩紧紧吸附脸庞,选手深吸气测试密封性的瞬间,现场屏息凝视,唯恐一丝漏气折损效率。当供气阀发出“咔嚓”接入面罩的脆响,选手高举手臂示意完成,空气里弥漫着无声的较量,毫秒之差都可能改变战局。佩戴完毕的队员疾步奔向“伤员”,动作利落、配合无间。裁判紧盯着转运过程,“伤员”身下担架绝不能有分毫偏移。空气里充斥着急促的呼吸声、沉重的脚步声,以及器材摩擦的微响,协作的默契与速度在此刻化为无声的喝彩。伤员一落地,“救援专家”疾速接棒。“意识丧失!快叫支援!”选手的呼喊声穿透全场。跪地定位、暴露胸膛、精准触摸颈动脉一气呵成。真正的较量在于按压深度与频率,每一次下压都伴随着胸腔模型的回弹音效,选手紧盯设备显示仪,100次/分的节奏绝不能乱!“救援成功”的提示音响起后所有人都长舒一口气。心肺复苏,这是对体力与专注力的双重淬炼,每一秒都至关重要。
经过严格评判,比赛最终决出团体一、二、三等奖,该中心负责人现场为获奖团队颁奖。此次技能比武不仅是一场竞技比拼,更是中心强化应急处突能力、筑牢安全生产防线的实战检验。通过“全员培训——精准选拔——竞技淬炼”的闭环机制,提升了员工自救互救与协同作战水平,为中心安全稳定运行构筑了坚实屏障。(张琛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