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员工天地 文苑拾萃

高星宇散文——《在电子沃土中寻找心流之源》

发布日期:2025-07-01 16:00 来源: 作者:高星宇 浏览次数:

每次打开电脑桌面,总觉得像是面对一整面小小的但又无限的沃土。公司同事们因为各种业务交织流经我处,辛苦洒下的一些汗水,在桌面上浇灌,盛开成为一个个小小的文档,有蓝Word、绿Excel、红Pdf,还有争奇斗艳的各种图片。回收站经常清不空,春风吹又生,方方正正的花朵在电子世界里生机勃勃。

为了料理这块小小的“土地”,我发现同事们发明出各种“农田技巧”,比如更换一张秩序井然的纯色桌面背景,拖动图标分成几个板块:日常工作、正在进行中、完成啦、杂七杂八;比如在最中间放一个坐标轴,Y轴往上是紧急,往下是不紧急,X轴往右是重要,往左是不重要,硬是分出轻重缓急,每日在这两条铁轨上探索高速工作的最大可能。但即便如此,文档依然不断地冒头,如果有声音,那必定是不规律的每隔一段时间就叮咚响一下,引得人频频回头查看。当然,这样的工作节奏也存在一定问题,手头工作被打乱,再拾起时难免抓耳挠腮一会儿理理思路,像一位农夫弯腰查看西红柿的时候扭头看看西瓜秧子顺手清了两株杂草。

在偶然一次翻阅书籍时,看到一个名为“心流”的概念,深受启发。“心流”是积极心理学里的一个支流,指的是全情投入某项工作,脑海中无任何杂念,甚至感知不到时间的流逝,也不会觉得疲惫,仿佛踏入一条无限流动的河流,成为其中的一分子。比如在高速上开车,当路况良好、精神高度集中时,我们会进入一种行云流水的状态,车辆的启动、换挡、刹车都变得自然流畅,周围的一切仿佛都与自己融为一体;又比如画家在创作时,沉浸在色彩与线条的世界里,忘记了饥饿和时间,直到一幅作品完成,才惊觉时光飞逝。

意识到“心流”对工作效率和体验的巨大提升作用后,我开始尝试将其运用到这片 “电子沃土”的耕作中。首先进一步优化桌面的“农田规划”。不再仅仅是简单地分类,而是将正在处理且需要进入深度思考的重要文档单独放在一个文件夹中,设置特定的桌面快捷方式,关闭所有无关的软件通知,让那片属于重要工作的“田地”免受外界干扰。同时,也需要调整工作节奏。每天早晨先花15分钟时间,根据“四象限法则”,将当天的任务清晰地罗列出来,明确哪些任务最有可能进入“心流”状态。然后再为这些任务预留出连续的、不被打扰的时间段,就像农夫为最珍贵的作物安排专属的生长周期。

渐渐地,我发现自己能够更顺利地进入“心流”状态。在处理复杂的数据分析工作时,曾经需要频繁切换页面、不断被打断的情况不再出现,我能够沿着思路的脉络,像编织一张精密的网,将各种数据、公式和文字材料有序地串联起来。

愿在这片充满文档与数据的电子沃土上,通过对“心流”的探索与实践,每一位辛勤灌溉培育农田的农场主们,都能在无限流动的心流之泉中,享受着高效与专注带来的丰收喜悦。(高星宇)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