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超亭散文——《童年大暑》
发布日期:2025-07-25 16:53
来源:
浏览次数:次
大暑一到,天便烧成一片白炽。蝉声如沸水滚烫,浓稠地泼满整个村子。那时太阳是悬在头顶的铜锣,晒得树叶蜷缩如握紧的小拳头,连风也烤成了游丝,懒懒地拂过滚烫的河面。
然而,孩子自有孩子的清凉国度,我的孩童时代亦然。上午老井旁青石沁着水汽,大人将瓜沉入井中,那“扑通”一声响,在我心里漾开一圈圈清凉的涟漪。我总爱趴在井沿,痴痴望着幽深的水面,等着那抹绿影浮上来。井壁内的青苔气息丝丝缕缕钻进鼻孔,混着井水特有的、带着泥土甜腥的清凉味道。水面黝黯,像一块深沉的墨玉,只倒映着一方小小的、被井口切割得异常规矩的蓝天。我的影子就贴在墨玉中央,随着水波微微荡漾,仿佛沉浸在无边的凉意里。
午后,静谧的树荫下,祖母轻摇蒲扇,扇出一方小小乾坤。她口中讲述的那些古老传说,宛如扇底微风,悠悠流淌,轻轻钻进我的耳朵,那凉意竟比井水还甚。我惬意地躺在堂屋的凉席上,阳光暖暖地照在眼皮上,泛起一抹红晕。蝉声嗡嗡作响,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网,温柔地将我的酣眠包裹其中。待我从睡梦中醒来,背上印着凉席的花纹,恰似覆了一身带着丝丝凉意的图腾。
日头西斜,暑气才稍稍松动。火烧云在天际烂漫地燃烧,把万物镀上金边。井水冰过的西瓜终于被提上来,刀锋轻触瓜皮,“咔嚓”一声清响,仿佛劈开了整个燠热的夏天。鲜红瓜瓤裂开,清甜的汁水顺着指缝滴落,凉意直透心底——那是酷热封印下,大地悄然酝酿的沁甜。暮色四合,流萤提着幽微的灯盏,在渐暗的院子里轻盈巡游。我屏息追逐那点飘忽的光,小小的掌心拢住又松开,似乎也握住了一把流转的星芒。
夜深时,祖母常摇着蒲扇轻语:“大暑热得透,秋收谷满楼。”那时懵懂,只觉暑热是难耐的煎熬。多年后,空调房里猛然忆起,才恍然领悟:那暑气蒸腾里,蝉鸣鼓噪中,万物正默默积攒着拔节的力量。
童年的大暑,原是生命在灼热熔炉里无声的锻造,它把一种名为“蓬勃”的意志,深深烙入记忆的根脉,在日后每一个溽暑时节,便悄然涌出清凉的泉。原来最深的凉意,竟藏于最灼热的熔炉之心。(杨超亭)
大暑一到,天便烧成一片白炽。蝉声如沸水滚烫,浓稠地泼满整个村子。那时太阳是悬在头顶的铜锣,晒得树叶蜷缩如握紧的小拳头,连风也烤成了游丝,懒懒地拂过滚烫的河面。
然而,孩子自有孩子的清凉国度,我的孩童时代亦然。上午老井旁青石沁着水汽,大人将瓜沉入井中,那“扑通”一声响,在我心里漾开一圈圈清凉的涟漪。我总爱趴在井沿,痴痴望着幽深的水面,等着那抹绿影浮上来。井壁内的青苔气息丝丝缕缕钻进鼻孔,混着井水特有的、带着泥土甜腥的清凉味道。水面黝黯,像一块深沉的墨玉,只倒映着一方小小的、被井口切割得异常规矩的蓝天。我的影子就贴在墨玉中央,随着水波微微荡漾,仿佛沉浸在无边的凉意里。
午后,静谧的树荫下,祖母轻摇蒲扇,扇出一方小小乾坤。她口中讲述的那些古老传说,宛如扇底微风,悠悠流淌,轻轻钻进我的耳朵,那凉意竟比井水还甚。我惬意地躺在堂屋的凉席上,阳光暖暖地照在眼皮上,泛起一抹红晕。蝉声嗡嗡作响,交织成一张细密的网,温柔地将我的酣眠包裹其中。待我从睡梦中醒来,背上印着凉席的花纹,恰似覆了一身带着丝丝凉意的图腾。
日头西斜,暑气才稍稍松动。火烧云在天际烂漫地燃烧,把万物镀上金边。井水冰过的西瓜终于被提上来,刀锋轻触瓜皮,“咔嚓”一声清响,仿佛劈开了整个燠热的夏天。鲜红瓜瓤裂开,清甜的汁水顺着指缝滴落,凉意直透心底——那是酷热封印下,大地悄然酝酿的沁甜。暮色四合,流萤提着幽微的灯盏,在渐暗的院子里轻盈巡游。我屏息追逐那点飘忽的光,小小的掌心拢住又松开,似乎也握住了一把流转的星芒。
夜深时,祖母常摇着蒲扇轻语:“大暑热得透,秋收谷满楼。”那时懵懂,只觉暑热是难耐的煎熬。多年后,空调房里猛然忆起,才恍然领悟:那暑气蒸腾里,蝉鸣鼓噪中,万物正默默积攒着拔节的力量。
童年的大暑,原是生命在灼热熔炉里无声的锻造,它把一种名为“蓬勃”的意志,深深烙入记忆的根脉,在日后每一个溽暑时节,便悄然涌出清凉的泉。原来最深的凉意,竟藏于最灼热的熔炉之心。(杨超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