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员工天地 文苑拾萃

庞允散文——《安家》

发布日期:2025-08-01 11:39 来源: 作者:庞允 浏览次数:

近日清晨,常被细碎声响扰醒,起初以为是鸟雀偶然落于窗台,轻叩玻璃或扑棱羽翼。那窸窸窣窣的动静,似是鸟儿短暂驻足,稍作停留便振翅离去。直至某个午后,我带着宝宝去窗边晒暖,拉开窗帘的刹那,一道金灿灿的影子“嗖”地掠过窗棂,俯身探首望去,只见空调外机支架的隐秘角落,赫然坐落着一个精致的鸟巢——原来,这方窗台外,早已悄悄住进了另一个家庭。

那些日子萦绕耳畔的声响,并非偶然造访,而是它们衔枝筑巢的劳作声。凑近细看,鸟巢以枯枝为骨,细密交错成碗状,外层覆着深浅树杈,竟还夹杂着毛线与布条,像座精巧的空中楼阁。接下来的日子,惊喜成了日常:清晨的闹钟被幼鸟此起彼伏的啾鸣声取代;晾晒衣物时,余光总瞥见鸟窝里探出几个毛茸茸的小脑袋,眼睛没睁开就张着嘴等食——多像我怀里的宝宝,饿了就攥着我的手指哼哼,小嘴一噘便要吃奶。

鸟爸爸鸟妈妈天不亮就出门觅食,回来时小心翼翼将食物递进幼鸟嘴里,那眼神里的温柔,和我给宝宝喂奶时低头看她的目光,竟一模一样。她咕嘟咕嘟喝着奶,小脸上沾着奶渍,抬头冲我笑的瞬间,窗外的幼鸟恰好叽叽喳喳地叫起来。有时宝宝对着鸟窝咿呀“说话”,鸟宝宝便扑腾着翅膀回应——这哪里是两个物种的对视?分明是两个家庭的日常对话。

老辈人说鸟儿筑巢是“吉祥盖章”,虽无科学依据,却藏着实在的道理:它们用翅膀测过风的温度,用喙尖试过空气的安宁,才肯在此安家。这何尝不是一份“共居许可”?我们守着摇篮,它们守着鸟巢,在同一方屋檐下,共享阳光与暮色。

暮色漫过窗台时,鸟窝里的羽翼渐渐收拢,床头的灯光也慢慢暗下去。月光淌进房间,宝宝在怀里发出呢喃,窗外的鸟巢静悄悄的——两个家庭都在各自的小天地里安歇。低头吻了吻宝宝的额头忽然明白:所谓生活的美好,从不是轰轰烈烈的相遇,而是这样的时刻:你守着你的小生命,我护着我的小宝贝,自然与人间在日常里相融,安稳与牵挂,就是共居的全部意义。(庞允)



编辑:管理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