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员工天地 文苑拾萃

李姝媛征文:生态中国,幸福画卷——不负青山,秦岭“绿”见

发布日期:2025-09-25 18:00 来源: 作者:李姝媛 浏览次数:

秦岭,华夏文明的龙脉,横亘东西,划分南北。它曾以苍茫林海哺育周秦汉唐,以清冽甘泉滋养千年文明。然而,在经济发展的狂热浪潮中,这片神圣山脉也曾伤痕累累。违建别墅蚕食山体,矿场无序开采留下疮痍,生态屏障一度呜咽。在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的二十年间,秦岭经历了从索取到守护的深刻蜕变,印证着一条古老龙脉的绿色觉醒,实现了“让天更蓝,让山更绿,让水更清”的美好愿景。

曾几何时,秦岭的部分区域为了短期经济利益,大肆砍伐林木、开采矿产,导致植被破坏、水土流失。昔日“空山新雨后”的清幽被机器的轰鸣取代,“明月松间照”的诗意也被钢筋水泥的强横霸占。秦岭北麓一些违建项目更是粗暴地侵占生态空间和蛮横地割裂自然廊道,威胁着大熊猫、朱鹮等珍稀生灵的最后庇护所。这一幕幕无不昭示着“绿水青山”正悄然流逝。

“扩绿是基础,兴绿是目标,护绿是保障。”在过去二十年里,陕西等地以壮士断腕的决心,强力整治秦岭违建别墅,彻底扭转“群贤别业”的旧梦;持续推进矿场生态修复和中小流域治理,让伤痕累累的山体重披绿装。更为深远的是,建立以国家公园为主体的自然保护地体系,如少华山国家级森林公园,大熊猫国家公园的建设,为区域生物多样性撑起了更为坚固的保护伞。

二十年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成为了保护生态环境的强大靠山。理念落地,关键在人,成效见于细微。今日秦岭,改变巨大而真切。天空澄澈,白云如丝。深入山林,你会发现曾经裸露的黄土重新被盎然的绿意覆盖,溪流更加清澈欢快。标志性物种如“东方宝石”朱鹮,从一度濒临灭绝到如今种群数量显著恢复,其翱翔的身姿成为秦岭生态改善的鲜活注脚。基层护林员们日复一日的巡护,社区民众生态意识的普遍提高,汇聚合力,共同绘就“绿色风景”。这些具体而微的变化,是将环保理念付诸实践的最好证明,也是献给这片大地最珍贵的礼物。

这座古老山脉的生态转变,不仅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成就的缩影,更是对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贡献。守护好绿水青山,就是守护最宝贵的财富,就是奠基最可持续的未来。让秦岭的天更蓝、山更绿、水更清,是一项永无止境的伟大事业,需要我们代代相传,持续用力,久久为功。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让我们共同守护这一片绿色长城。(李姝媛)



编辑:管理员